宏观质量研究
专家视点 首页 >  学术信息中心 >  专家视点 >  正文

【程虹】质量创新是宏观经济重要的供给管理


发布人:     审批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5-12-11


基于我国质量发展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质量创新的滞后,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发展质量的根本性转变,就必须以质量创新为重要的驱动力,通过质量创新实现我国发展质量的提高。上期专家视点中,我从质量创新的目标、本质和方法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质量创新的内涵。本期专家视点,我将围绕“质量创新是宏观经济重要的供给管理”来具体分析。

二、质量创新是宏观经济重要的供给管理

我国宏观经济正在发生调控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侧重于依靠需求管理,转而开始重视供给管理。供给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通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系中,质量创新又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质量创新所带来的需求满足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质量创新又是企业诸多创新的最终集成,对消费者来说,能够和企业的创新最终接触的终端界面就是质量的体验感。质量创新作为重要的供给管理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质量创新可以创造和释放新的需求。

企业通过创新所提供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带动新的需求。在这其中,通过质量创新所形成的新的需求,既可以是填补空白的需求,又可以是原有产品上通过质量升级所带来的新的需求。从理论上来分析,真正原创性的产品供给是具有周期性,但是即使是在成熟的产品领域,企业也可以通过质量的创新不断激发新的需求。

质量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产品体验。以乔布斯为代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追求良好的工业设计和产品的外观使用设计,追求将产品的细节、工艺和美感做到极致,从而为消费者带来超乎预期的产品体验。这种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质量创新,由于不断地超越消费者预期,从而形成了产品更快的升级周期,从而带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消费需求的爆发和增长。无论是我国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消费领域,还是以服装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领域,这些年的消费需求的扩大,基本上都是以追求极致的产品质量而带来的良好的产品体验为支撑。也就是说,不断地产品和服务质量升级,刺激不断扩大的消费总需求。由质量创新所带来的消费总需求的增长,是典型的供给侧管理,远比基于政府刺激的需求管理,在发展质量上要有效的多。

质量创新致力于为消费带来服务增值。产品的服务化,特别是产品的软硬结合,使得消费者能够得到越来越好的质量体验。就传统产品而言,企业通过向服务领域的质量创新延伸,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又享受到与产品相关联的服务质量体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进入服务领域,从而使得产品需求由于服务质量升级而得到实现。就现代智能产品而言,甚至通过硬件产品免费,而服务产品收费的方式,实现了市场需求更大规模的增长。消费者一次性免费得到硬件产品,但却要持续地消费内容服务,服务质量的创新带来了消费持续的增长。服务质量所带来的消费增值,同样是基于供给的质量创新,这样的创新完全内生于市场本身的内在需求。

质量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可信任的质量信号传递。我国消费需求的抑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企业的产品质量的固有特性多导致的,而是由于质量信号的不足而带来的。我国消费者之所以大量购买国外的产品,也不是完全来自于国外产品质量的特性就高于国产产品,而是出于对这些国家产品质量的整体信任。质量创新的重要内容,就是从简单地依赖政府从宏观上发布质量信号,转变为主要通过市场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具体可信的产品质量信号。消费者会基于更可信任的产品质量信号,而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更加放心大胆地购买产品和服务。这种基于由市场竞争而带来的质量信号,是市场在供给中所创造的消费信任环境,能够通过市场自身的作用良性地扩大总的消费需求。

2.质量创新可以实现微观产品服务质量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双提高”。

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追求提高宏观经济的发展质量。应该说,这一目标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与微观产品服务质量之间的脱节。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只是一味地依赖需求管理、结构调整和行政命令,来推动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是,宏观经济发展质量所包括的内容,无论是经济的稳定增长,还是投入产出和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福利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讲,都取决于一二三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基础。是一二三产业所提供的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才构成了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

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创新带来经济可持续的增长。长期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微观的供给创新。在供给创新中,质量创新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持续不断地质量创新,既能够带来有效需求不断地扩大,又能够增加出口的总量,同时因为质量的需要,还能带来投资的良性扩大。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证明,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不是建立在短期性的需求管理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正是由于良好的产品服务质量,才使得企业的供给和产能能够不断地扩大,能够抵御短期需求下滑而带来的影响,因为不可替代的高质量,总是能带来刚性的需求。只有基于微观产品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不断扩大需求的增长,才能最终带来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

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创新带来投入产出和结构的优化。企业之所以愿意生产更能满足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高质量能带来高收益。消费者之所以愿意给自己喜欢的产品以更高的价格,也是因为高质量的产品更好地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因而,质量作为一种投入,相较于其他要素投入而言,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在市场定价中,一定是优质优价,正是由于微观上更能满足需求的优质优价产品的加总,才构成了宏观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产品结构,只要是有真实需求的优质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供给,这样的结构既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也不存在过剩的问题。因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产能的扩大和结构的形成,都是源自于供给所创造的真实需求。

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创新带来更好的社会福利。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所要求的社会福利改善,最基本的就是要改善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提高劳动者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例。当一个企业只能依靠高质量才能获得收益的时候,一定会更加地依赖劳动者的质量技能,从而给劳动者更多的分配收益。从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只有更高的产品服务质量,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政府更高的财政收入,更可持续的增长,也是来自于企业稳定提高的产品服务质量所创造的收益,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更好的生活质量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质量,也能够显著的提高微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因而,供给侧的微观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宏观的社会福利的改善,而且也是与社会和环境质量相互协调发展的。

3.质量创新是实现企业从“速度盈利型”向“质量盈利型”模式转变的关键。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之所以不高,除了政策面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盈利模式而导致的。我国的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都依赖于经济增长速度来获取自己的利润。当整体经济处于高速度增长时候,由于总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产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就可以获得由规模而带来的利润;而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时候,总需求减少,企业产能大量过剩,从而就导致利润的减少或陷入亏损。要改变这样一种由宏观决定微观的不正常企业盈利模式,就必须从根本上使企业从“速度盈利型”转变为“质量盈利型”,让企业的微观供给能力创新宏观的需求能力。

质量创新所带来的盈利更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速度盈利型”的模式,在宏观上是资源错配的结果,导致有些企业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得以生存,而是完全依赖于不断的需求管理所带来的短期刺激。企业通过质量创新所带来的盈利,依靠的是在供给上的竞争能力,是真正的供给创新所带来的需求。即使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了,企业也能够依靠自己的质量所带来的供给能力,获得正常的利润或保持盈利水平。在这种模式下能够盈利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生存能力和有市场价值的企业,从而能够在宏观上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淘汰那些只依赖于总需求扩大才能生存的企业,这些企业的退出,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质量改善的一个侧面。所以,让市场从微观上通过盈利水平的检验,淘汰“速度盈利型”的企业,促进“质量盈利型”的增长,是从供给侧长期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

质量创新所带来的盈利是我国企业发展动力的转变。我国企业一直依赖于大规模投入来获得增长,是一种典型的依靠资源消耗驱动发展,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这也是我国发展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基于质量获得自身的盈利,是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发展动力的转变。这一动力的转变,将在宏观上大幅度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劳动力低成本的依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企业依靠质量创新这一动力实现增长和盈利,在竞争上也可以避免我国长期存在的低价格陷阱,减少产能的过剩,依靠市场的力量淘汰和减少假冒伪劣产品,从而在宏观上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改善。

质量创新所带来的盈利是企业家精神的再造。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企业家通过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度管制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家通过对管制壁垒的突破,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可以说是“制度型企业家”。但随着管制壁垒的减少,这种依赖制度而获得增长的企业家精神,其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这种企业家精神的不适应,也是导致我国目前企业绩效下滑的重要原因。因而,企业家通过质量创新而获得盈利,不仅减少了制度寻租的空间,而且通过企业家精神的再造,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所要求的创新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