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质量研究
专家视点 首页 >  学术信息中心 >  专家视点 >  正文

【刘芸】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发布人:     审批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5-12-10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增长疲软的“新”局面,且正呈现一种可能长期持续的“常态化”状态。这不仅表现在GDP的增长速度从前十多年的两位数,下滑到8%、7%,甚至是6.9%,更表现在企业状况的不断变差:我国的工业增加值自2012年12月开始告别10%以上的增长,至2015年10月累计增长率已降至6.1%,同比增长率降至5.6%;企业的利润增长也呈负值,2015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为-1.7%,其中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负增长55.5%;自进入2015年后我国企业的出口总值增长率基本保持在0以下,至2015年10月降至-6.9%。

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增长乏力的中国企业中还存在大量长期不盈利的“僵尸企业”。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有266家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的负债总额达到1.6万亿,资产负债率达到68.65%。在2012年至2014年三年的时间里,这266家企业共从政府方面得到的补助达到356亿元,其中有15家企业收到政府补助超过5亿元。僵尸企业之所以存在,可能来自于政府GDP“保8”、“保7”的要求。因此在这些企业在长期没有盈利能力的情况下,政府还通过补贴和金融贷款的方式给企业“输血”,让它们像“僵尸”一般存活着。然而,这种存活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所带来的更多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资金的沉淀。

于是,我们现在面对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宏观经济下行,另一方面是市场上仍存在大量企业不能通过优胜劣汰而从市场出清。而这两方面,极有可能互相作用,造成恶性循环。也就是宏观经济整体形势变差,使得企业对政府的政策性依赖越强,而这会导致僵尸企业增多,对经济增长有贡献的企业越来越少,这使由微观企业构成的宏观经济每况愈下。

实际上,这种宏观经济变差和僵尸企业增加的状况在历史上确实曾出现过,而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衰退。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就出现了大量“僵尸企业”,以及依靠政府注资的“僵尸银行”。当时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公开或不公开的担保方式,让这些企业和银行保持最低限度的运转。然而,僵尸的存在,必然是以啃食现有社会资源为代价的。在这些如吸血虫一般的僵尸存在,不仅不能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而是对经济起的阻碍作用,使得当时的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正是由于同为东亚国家日本的惨痛教训,“清退僵尸企业”、“对落后产能下狠刀子”这些提法反复出现。诚然,企业如同人的生命一样,从生到死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没有办法为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就没办法盈利,需要被淘汰出清。因此,僵尸企业是没必要短暂存活在市场上的,僵尸企业的存在只能是浪费资源。因此,对于长期不盈利、产能过剩的企业,尤其是对有一定政治资本或政治关联的企业,有必要下狠心清除僵尸企业。

然而,就如同通过行政性力量让僵尸企业存活一样,通过行政性力量清退僵尸企业,同样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是否“可救”,也不应该由政府来判定。除了政府的补贴退税之外,这些企业求救的对象还有更丰厚的社会投资主体。因为这些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的注资完全是市场的自愿行为,与企业是否“跑关系”没有关系,而是根据企业本身的资质和潜力来判断,本身就是一种市场性行为。相较于政府来判断“有救”的企业,这些投资、金融机构判定为还“有得救”的企业,在暂时的资金压力缓解后,能够扭亏为盈的希望可能更大。这种市场化方法来清退或输血,可能更为有效。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对于并不是全知全能的政府来说,企业生存还是退出这么难回答的问题,还是交给市场自己回答好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