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质量研究
专家视点 首页 >  学术信息中心 >  专家视点 >  正文

【邓悦】匠人该由谁培养?


发布人:     审批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5-12-06


制造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加速了企业对高技能水平工人的需求。一方面,技术的创新需要素质更高的工人去应用。而我国技术工人普遍技能水平不够,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经济增长快而不强,大而不优,技能水平不够高,尤其是顶尖技能人才奇缺,总量不足。另一方面,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高质量的产品需要一流的工人的创造。此次广东省制造业企业调研的数据中发现,平均文化程度为初中或高中水平的企业,其产品质量远低于平均文化水平为大专或技术院校的企业,这说明员工的素质,尤其是技能水平(技术院校)对产品的质量尤为重要。然而,每当企业谈到提高产品质量时,纷纷表示“一线工人技能水平不足”是难点。但许多企业一边抱怨技工难找,一边却不愿自己下工夫培养技能人才。

在制造业强国,企业是技能培训的主导者。比如,德国从1948年开始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主要的方式。所谓“双元制”是指参加职业培训的学生在选定一个具体的培训职业后,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该职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现在德国职业教育2/3的投入来自于各大企业。日本实行的职业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传统上是企业的任务,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如何进行职业教育。许多大中型公司都设有负责企业内教育的部门,丰田、松下、东芝等大公司甚至有自己的大学,并己成为企业终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日本的企业教育中,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在企业内的实际工作中平滑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种边工作边培训的独特制度。而我国多数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1.5%的下限。企业只想“摘桃子”,没有耐心“育苗”,技能从业人员难免对未来缺少信心:某项技能今年是企业急需,过两年却可能被淘汰或由新工种替代,如果培训跟不上,何来职业安全感?

当然,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单靠企业也是难以实现的,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共同合作。但企业既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体,又处在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更具有实践、设施和人才的优势,因此在职工技能素质培养中必然处于主体地位,理应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则应该完全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市场不仅决定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类型、课程、学制和专业设置等,而且促使学校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