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质量研究
专家视点 首页 >  学术信息中心 >  专家视点 >  正文

【罗连发】新常态下企业靠什么来盈利?


发布人:     审批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7-02-21


当我国宏观经济进入到7%以下增速区间以后,关于经济下滑的讨论尤其热烈。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最敏感的问题就是现在还能不能赚钱?还能靠什么赚钱?根据我的观察,尤其是基于CEES数据的分析,企业盈利的模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转型。

从理论上来分析,企业的利润状况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因素是市场竞争状况,竞争越充分的行业领域一般而言利润率越低,而越是垄断的行业其利润率就越高,目前我国的高利润行业主要集中于银行、通讯服务业等行业,主要原因于垄断;另一个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企业自身能力因素,如企业的技能创新能力、质量品牌、商业模式等。这两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有共同性,具有更高技术、更好品牌的企业也能够具有较高的垄断势力。但市场垄断除了市场竞争以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政府的管制。因此,企业利润率下降可能有两种故事:一种是政府管制不断趋于减弱,市场竞争不断增强;另一种是企业竞争力的下降。那么目前我们的企业到底是处于何种状态呢?

基于CEES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政府的管制壁垒仍然造成了一定的利润率差异:管制程度较大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82%,而无管制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62%。但另一方面也发现,管制对于利润率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管制程度较小的企业平均利润为5.24%,要远高于完全管制的企业1.96%的利润率水平,这表明管制造成垄断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率的同时,民可能使得企业经营绩效陷入非常差的境地。从管制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可以将这一关系看得更清楚,管制强度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基本是呈递减的关系。管制程度中等以下的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50%,而管制程度在中等以上的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下。这说明了,越是依靠政府管制来获得利润的企业,经营效率就越低,即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投资数量的扩大;反之,越是依赖于市场竞争盈利的企业,其经营效率越高。

对企业的分组分析可以将这一现象观察得更明显,管制强度较高的企业,科技投入、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于企业的盈利指标均不显著,这说明了在管制程度较强的领域,企业并没有进行技术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力资本的内在激励。相反,在管制强度较弱的企业中,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质量品牌等因素对于企业的盈利指标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政府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管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竞争程度的提升,降低了行业的利润率,但是从长期来看,其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具有正效应。

由此可见,决定我国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即:行政垄断带来的“租金性”利润正在下降,由企业自身能力提高带来的“竞争性”利润正在不断上升。对政府来说,对企业的不必要保不仅不能保护,而且会让企业在保护的环境下不断地丧失竞争力。对于企业家来说,如果寄希望于政府的刺激政策或保护,无异于“饮鸩止渴”,错失转型的良机。

*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